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

用光,在恆春古城聚焦

「貓鼻龜蛇峙海邊、三台高聳入雲巔、龍吟雨化潭心月、虎嘯風清岫口煙、牛背躬耕歸野徑、馬鞍誰著出塵鞭、千秋洞鑑封猴績、雄振東南半壁天」
清,梁燕〈恆春八景〉

中強光電基金會成員與恆春各界代表合影

恆春人分享著古城感動,中強光電基金會的成員專心聆聽

詩詞中的八景是指貓鼻頭、三台山、龍鑾潭、虎頭山、赤牛嶺、馬鞍山、猴洞山與關山。清朝在恆春建城之際,曾經聘請風水堪輿師詳細走訪,最後,決定於現在古城牆之範圍築城,後人研究發現,恆春八景詩中所提到的各個景點,應該是由恆春古城上眺望所見,環繞著整個恆春古城,風水意義應該大於遊玩觀賞之用。

在地文化 深植感光計畫

恆春鎮,擁有全台保有最完整的二級古蹟恆春古城,創建於清光緒元年的古城已有百年歷史,並有東、西、南、北,四座古意濃厚的城門,如今,歷經天災地變、戰爭洗禮,城牆多已破壞,只留城門建築尚屬完整。

因為「走讀屏東,社區漂鳥」的計畫入選,我開始長居恆春近一個月,同時,我的另一個身分是中強光電基金會的特約採訪;這個基金會長期持續從不同的面向、廣泛且深度的進行光影文化的推廣,2011年便在台南開始感光城市計畫,以燈光妝點風神廟及接官亭,讓民眾看見古蹟的另一面,2014年更是顛覆過去的廟會活動,集結在地文創與人文特色來行銷古蹟,不只是提供喜愛旅遊、熱愛台南文化的朋友來走逛,更藉此體驗昔日廟埕的魅力與人情味。

同樣是2014年的夏天,台南的風神廟在良好的光環境下吸引民眾參觀,屏東縣恆春鎮也與中強光電基金會有了接觸,也希望透過光的能量,讓在地人或外來客看見古城風華。

 
中強光電基金會在恆春民謠館舉辦座談,為光環境集思廣益

聆聽在地 思索改善之道

10月,中強光電基金會將以「點亮古城,光影串連」為主題,並邀請來自台北、台中四位藝術家,分別以古城的四個角落為舞台,透過光影點亮創作,希望透過臨時性照明的風采,以及配合恆春國際民謠節的舉辦,讓當地民眾以及外來遊客深切感受古城的美好。

藝術家在討論如何用光聚焦恆春古城|南門的照明有待改善

當然,來到恆春改善光環境,聆聽在地人的想法是首要條件,於是基金會與屏南社大合作舉辦座談會,邀請到文化局、旅遊業者、民意代表、里長伯、學者與耆老等等共同商議,現場基金會的顧問周鍊及董事徐開塵也以自身專業提出建議。讓我覺得很感動的是,聽到在地人的反省;民意代表提到,目前被摧毀的最長一段城牆,其實是因為1968年時,恆春國中擴充校地,校長決議拆除校內的城牆,計畫改建成運動場看台,當時,大家也都唯有保存古蹟的概念,對於做為教育使用也覺得良善,所以甚至連學生都加入拆城牆、搬磚塊的行列,然而,民意代表就自首他是共犯之一。

回憶往昔 坦然面對過失

話語一出,大家都笑了,但是,旁邊也有人跟著自首,說明當時拆毀城牆的原因與想法。對我來說,這是一場和解,在地人面對時代衝擊與環境變遷的挑戰,他們決定面對,不是逃避,特別又是對外地人坦白這些過往,「我也是在城牆下長大的小孩!」「當時不懂是破壞古蹟,覺得很無奈。」「以前恆春是好山、好水、好玩,多了光的營造就要再加個好美!」「就是失去了,我們才懂得珍惜。」

就這樣,座談的與會人士你一言我一句,述說著對古城的回憶及想望,字字誠懇。

文化歷史古蹟的不被重視,其實在台灣各地頻頻上演,眷村、廟宇不計其數,甚至我居住的新北市樹林區有座百年古蹟山佳火車站,也在2011年新站落成之後,大布一蓋,終年不見天日。於是,我很期待,期待這個土地的人們一起慢慢找到方向,尊重歷史記憶、善待古蹟文物,此刻,或許透過「光」這個媒介,已然凝聚焦點。

 
清晨五點的南門|中午十二點的南門



地名小百科
恆春古地名「瑯嶠」、「琅嶠」,大略指林邊以南的地區,原為排灣族對一種蘭科植物的稱呼,也是當地原住民的族名。清同治年間因為爆發牡丹社事件,日本派大軍侵略,清光緒年間,沈葆楨奏請朝廷在此地築城牆,防止敵人來侵,並且設縣,也是屏東最早的縣治。

由於當年並沒有良好的施工器具,城門以石灰、糯米、黑糖漿等為建材,城牆以土堤、石塊就地築成。沈葆楨經常到四個城門巡視走訪,據說,當他看到這裡的林木茂盛、物產豐富、漁牧發達,加上終年氣候宜人,四季如春,因此改名為「恆春」。

財團法人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
光,不僅是照明。光與影的互動,創造出充滿詩意的美感語彙,開展人類對建築、文學、電影、藝術及生命的想像。近年來,在產業與藝文結合的推廣下,光、電與科技,日漸成為藝術文化跨界創作的重要元素。但目前在光電方面的研究和推廣,多數仍著重於技術與科技層面,鮮少探究「光」的人文內涵與深度。

因此,全球光學技術領導廠商之一的中強光電集團,以建構「光與文化藝術平台」的理念,於2010年底成立「財團法人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」,並結合各個領域專業人士與藝文界翹楚,希望在專業技術精進之餘,更進一步延續企業的特質及對「光」的熱情,讓「光」成為美學生活的一部分。

 
中強光電基金會邀請照明大師周鍊(白衣者)實地到恆春觀察光環境

南門面對龍鑾山,在1980年改建過,與原貌已有點出入。南門圓環曾是恆春鎮內重要交通輻輳地,城市規劃之後,外環道屏鵝公路完工,這裡的車流量便大幅度減少了。夜晚的南門照明光亮,大約凌晨一點才會熄燈。
東門背靠大平頂山,位於恆春往滿州的交通要道上,著名的搶孤棚也就位於東門的旁邊的空地。
西門也就是電影《海角七号》巴士無法通過拱門那一幕的拍攝場景,附近有家西門麵包店,吐司好吃又便宜,一長條只要35元。
北門面對三台山,距離市區較偏遠,昔日是恆春古城的正門,位於官道上,上到北門可以遠眺城外風景,視野開闊。

南門↖  東門↗  西門↙  北門↘
 

時光喚醒的返鄉之路

「漫說恆春太寂寥,城中街市兩三條,居民盡是他鄉客,一半漳泉一半潮」
〈恆春竹枝詞〉 作詞/胡澂


心境會館的另一位主人是楊惠琦,她出生在恆春,為了升學高中,不到16歲的年紀就來到台南,高中畢業,她繼續升學,頭也不回的一路向北,來到基隆就讀大學,進入職場,她在台中生活,有了穩定的經濟基礎,恆春一詞,成為返鄉過節才會被提起了話題;然而,楊惠琦沒想到,相隔二十多年,她竟然能鬆開手中緊握的積累,放手,重新抓住另一片天地。

離開台中之前,初衷是與身邊的伴侶重新開展新事業,對方有種田當農夫的打算,但城市一地難求,楊惠琦才有了回到恆春的想法,「我覺得要放下真的很不容易,當初決定離開台中,實在捨不得那個環境,生活方便,朋友也都在那邊,感覺跟離開幾個月是不一樣的,我心裡有個念頭,想說以後好像不會再回來了。」於是,她割捨的方式就是將台中的房屋出租,沒有落腳之地,回鄉就是一張單程車票。

環境 恆春改變不多

2013年秋天,她開始重新適應故鄉的轉變,小時候只覺得古城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,可有可無,沒有特別的感情寄託,現在發現社區協會都在慢慢呼籲及推廣保存,才意識到這些古蹟的難能可貴,「過去我離開時,東門那邊還沒有城牆,回來才發現,古城怎麼多了一個可以上去的地方!」她說。不過,她還是覺得鎮上的變化並沒有很多,頂多就是因為電影《海角七号》帶來的觀光人潮,相較墾丁的開發,恆春鎮上的片片段段,還是能夠讓人清晰地看見它的身世。

她還提到出火風景區其實換過位置,早期的恆春每逢暴雨便有水災,居民就會把矛頭指向長期朝著山坡試射的國軍,於是政府規畫在當時的出火景觀建築洩洪道來治理水患,所以原始的出火已經被掩埋,現在恆春東門外的出火風景區則是新址,「以前出火是沒有圍起來的,火量也比較大,我們孩子都會去那邊玩,旁邊的溪也很乾淨,還有魚蝦可以抓。」她說著今非昔比,語氣中顯現了走踏在這塊土地的曾經,充滿情意。

  
放假時他會開車載我們到恆春半島接觸大自然

工作 重新適應步調

要適應的的不只是景觀、地貌,還包括生活習慣及工作待遇,最開始回到恆春的楊惠琦也想過要經營民宿,為了認識這個產業的要領,她先到其他民宿去當管家見習,「真的不能跟以前在台中的情形相比,現在給別人請,工作時間長、薪水也偏低,很辛苦呀!」但是她沒有因此灰心放棄,並且在任職管家時找到商機「包車自由行」,港澳及中國的旅客暴增,喜歡在恆春半島遊覽的他們總會選擇包車走訪景點,於是楊惠琦添購新車,也與當地租車業者合作,分享客群。

當然,司機並不只要單純接送,還要滿足遊客的好奇心及求知慾,為此,她積極參與社區活動,也報名屏南社大開設的課程,從頭開始學起,「以前只知道墾丁大街有什麼好吃,或者東、西半島有哪些景點,但是恆春半島其實很多地方我也沒去過,在課程中聽到了不知道的自然景觀,就會找時間去實際探訪。」她說。也就在前幾天,楊惠琦才趁著暑期旅遊旺季的難得休假,走了一圈牡丹鄉的東源野薑花步道,以及挑戰滿州鄉山間的七孔瀑布,腳踏實地的溫習土地。

 
楊惠琦參與社區活動與長輩互動|跑車之前她都會把車內清潔乾淨

返鄉 找到生命歸屬

「母親還在世時,在外地的我都會很掛念她,但是也知道她習慣這裡。恆春的小孩只要放出去就不會想要回來,我的妹妹也曾經開玩笑說過,她打死都不要再回來這裡。」她分享著自己的家庭互動,然而,過去愛抱怨的妹妹也在前陣子的中元節返鄉與家人聚餐,如今,她更是選擇定居,面對沒有百貨公司、電影院的消費環境,但是多了山海美景在側,「我小時候都不知道這裡有梅花鹿,回來才知道墾丁國家公園復育成功,有一次夜晚跑車不小心燈光照到牠們,發現梅花鹿的眼睛好亮,牠傻傻地盯著我,那瞬間好迷人,讓我好感動。」她說。

對於喜歡玩水的她來說,回到恆春,彷彿鮭魚返鄉,重回了大海的懷抱,少了緊迫的城市生活壓力,也讓楊惠琦深刻感受到自己的心情隨之放鬆(因此胖了不少),她很慶幸自己的選擇,復刻回憶,重新與恆春半島交往。

龍磐公園是楊惠琦最喜歡的景點之一(前排右一)

她最喜歡的恆春是?
楊惠琦最喜歡龍磐公園的天光,如果是在下午,當光線直射在海面,加上白雲飄動,會呈現忽隱忽現的光灑在汪洋,總能讓她感到心曠神怡,天氣好的時候,若是沒有白雲遮掩遠方,在草原上則是能夠暸望到東邊的蘭嶼。

小羊包車快樂遊
由於墾丁街車班次較少,加上無法隨心所欲的到達指定地點,所以採取包車是很聰明的選擇,而且若是人數足夠,費用也是經濟實惠;小羊提供的包車服務不只是旅程接送,還包括專業導覽,想要了解恆春半島的美麗與哀愁,聽她說就對了。當然,小羊包車也強調安全第一,司機駕照、車輛行照及車輛保險都會備妥,絕對讓乘客安心遊墾丁。

流浪到恆春的教育魂

「時間都去哪兒了?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。柴米油鹽半輩子,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。」
時間都去哪兒了〉作詞/董鼕鼕



來到國境之南的恆春經營民宿「心境會館」,絕大的原因是為愛啟程,看似流浪的選擇,其實對於方惠盈來說已經不只一次的嘗試,新北市金山朱銘美術館、新竹縣司馬庫斯教師,這些偏鄉地區都是她曾經工作及生活的過往;於是,輾轉來到恆春小鎮的她,為愛啟程的原因,其實來自土地及教育的熱情。

與樸學基金會打造夏令營

「這裡的人際關係很不一樣,很容易讓妳發現有趣的事物,看似很平凡的浮潛教練,背後都很有故事。」方惠盈笑著說。雖然才落腳不到一年,但是她幾乎走訪了在地社區,認識許多民宿業者。「同行雖然競爭,但都很和善,甚至都會相約一起烤肉聊天。」這是在地生活的一種方式,必須相處了解,才能創造更大利益,一味的單打獨鬥,只會讓自己找不到資源,反而被孤立。

不過,擁有「教育魂」的方惠盈沒有遺忘自己的才能,儘管來到人生地不熟的恆春,她還是找到了別於其他民宿的經營模式,與樸學基金會一起開創夏令營活動,並透過淨灘活動,讓參與的孩子認識到墾丁一帶的垃圾量驚人,而這些是一年多達700萬的遊客所造成的環境破壞…看似嚴肅的課題,卻是利用深入潛出的方式引導,她帶領孩子撿拾塑膠廢棄物,再透過DIY打造成創意玩具或裝飾物,並且要孩子分享自己的心得感想,最後,營隊的尾聲她商借到墾丁國小門口的一塊小區域,在夜晚的墾丁大街上,方惠盈與這群孩子一起兜售。「孩子會請遊客說一個最喜歡墾丁的原因或小故事,然後就可以帶走他們製作的紀念品,利用這個過程,孩子分享著環保的概念,也增加自己口條訓練。」她解釋說。

  

利用空間規劃及教育推廣來找到生活的重心,是方惠盈的想望,也是經營民宿的未來發展,如今要做的,其實就是融入與體會在地;於是,她參加護蟹活動、社區盆栽課程教學,以及到附近國小代課,摸索如何將自己的所長,發揮在恆春這片土地上。

嘗試開放打工換宿

當然,自我內在的追尋是一個課題,民宿管家的腳色她也是學習的重點之一,加上又開放打工換宿的模式,這個旺季夏天來臨時,的確措手不及。「考慮到成本,加上這裡不好找到專職清潔的員工,所以我就朝開放打工換宿來嘗試,特別希望找到中國或港澳的遊客來生活體驗,藉此互動也可以了解他們旅行的目的及需求。」方惠盈解釋說。

方惠盈的潛水秘境

而遇到打工換宿的朋友形形色色,曾經有同時間兩個女生在房務打掃上意見不合,後來還有爭執,身為管家的方惠盈此時就要扮演大姊姊的腳色,理解及開導她們,讓工作效率可以繼續回到軌道上;她也明白,這些來到心境會館體驗人生型態的孩子都還年輕,急著玩樂,所以只要房務結束、行有餘力,她就會開車載大家一起遊山玩水、參與在地活動,甚至介紹她的浮潛秘境。

房務結束之後,方惠盈總會帶著大家一起戶外體驗

經歷人生的酸甜苦辣

回首經營民宿的瑣碎,天天像是度假,卻也天天沒有放假,但是在忙碌之中,方惠盈還是充滿熱情,她說:「前幾天就有客人包下整棟民宿求婚,成功了我也替他們開心!看到家族旅遊很自在的在心境享受度假的輕鬆,也覺得很欣慰。」她與友人一起頂下這間民宿,與房東簽了四年半的約,這樣的生活才正要開始;然而,看著她新手駕駛緊張地開著車從心境會館到恆春鎮上,儘管車體因為之前的技術不純熟而遍體麟傷,但她還是平安到了目的地,買到想要的器材用具。

心境會館開放香港朋友生活體驗

或許,這就是答案了,從規律上班族到經營民宿盈虧自負,過程不免煎熬及充滿挑戰,但,都會抵達最初想望的所在。然後,我想起了來到心境會館打工換宿之前,她曾經私訊給我的一首歌,〈時間都去哪兒了〉。

 

心境會館
地址:屏東縣恆春鎮大光里砂尾路74
電話:0987-736725
網站:http://cengen.uukt.tw/

暫別墾丁大街的喧囂,心境位於恆春大光里砂尾路往關山的半山腰,視野遼闊優美,可遠眺整個恆春市區。客房擺設以舒適感為原則,各種房型皆設有湯屋,會館更備有百坪庭園,烤肉輕鬆方便。後壁湖漁港與關山就在隔壁,也鄰近南灣、龍鑾潭、貓鼻頭等景點,若欲前往海生館、佳樂水也都相當方便。
 

從想像到實踐,走讀恆春

「若是到恆春,就愛落雨的時陣,罩霧的山崙,親像姑娘的溫純;
  若是到恆春,愛揀黃昏的時陣,你看海墘的晚雲,半天通紅像抹粉;
  若是到恆春,就愛好天的時陣,出帆的海船,有時駛遠有時近;
  若是到恆春,嘸免揀時陣,陳達的歌若唱起,一時消阮的心悶。」
宋澤萊〈若是到恆春〉。1981


我選擇一種很慢的速度開始我的旅程,從樹林搭乘火車莒光號往南到高雄,再換墾丁列車9117一路經過林園、東港及枋寮往恆春,早晨五點出發,下午兩點才抵達國境之南。

距離我上回來到恆春已經有四年之久;然而,上回只是短暫停留,這次獲得屏東縣文化處「走讀屏東×社區漂鳥」的計畫補助,我在這裡打工換宿及旅行寫作長達25天。外表我曬黑了許多,內在更是充滿收穫。

打工換宿體驗勞動

每天早上大約九點半起床,早餐結束之後要在十一點左右趨車前往位在砂尾路的民宿「心境會館」,從居住的德和過去大約10分鐘的車程,這段「通勤」的路程完全與我在台北火車加上捷運的感受不同,路途順暢,風景優美,還有鳥語花香作伴。

 

由於民宿還有應徵其他打工換宿的夥伴,管家也會一起整理,所以大約維持在四個人的房務工作團隊,如果是包棟要整理五間房的狀況,三個鐘頭可以完成,等候下午三點的下一組客人入住。

開始工作時,我們會先稍微整理房間垃圾,接著,細分工作內容,大致上有「浴室清潔」、「掃、拖地」及「換床單、枕套」這三大項,所需時間都差不多,一間約二十分鐘內可以完成,提早完成的夥伴會下樓繼續打掃廚房及客廳,再有個別工作結束的夥伴,就會補充一次性盥洗用具、礦泉水等備品。當然,這些清潔房間的工完成了只是告一段落,還要先換下的床單、枕套計算數量送洗,擦拭浴室的毛巾則要自己洗滌,如果遇到客人有在庭院烤肉,嗯,這就是更麻煩的活兒了!若是當日要清潔的房間不多,就會整理庭院的落葉及雜草。

 
沒來打工換宿之前,廁所從沒刷洗這麼乾淨過|與民宿管家討論工作內容

私房景點管家帶路

當清潔工作結束,萬事俱備,就只欠客人了。不過,訂房客人有時會先在恆春鎮上用完晚餐,入夜才抵達,管家其實不捨得讓打工換宿的夥伴陪她等,都會放牛吃草,讓我們提早休息,不過,多半只要客人準時在三點入住,管家都會不辭辛勞帶我們遊玩吃喝,認識外地人不知道的恆春。

於是,每天下班之後,都有意想不到的地點及吃食,快炒店必點雨來菇、菜市場旁的200元一大盒生魚片、萬里桐阿嬤的店品嘗肉燥飯、以及周日限定的恆春夜市(在地人都來這,觀光客都去墾丁大街,超貴),至於景點,自然的有白砂玩水、關山夕照、龍坑生態保護區、甚至開了兩個鐘頭的車去東源走步道訪哭泣湖、賞野薑花;人文都也妹有少,恆春民謠館、陳達故居、台電核能展示館與車城福安宮(全台最大土地公廟),位在古城東門的搶孤更是從傍晚到深夜一直抬頭目不轉睛……

  
參加社區煮鹽活動|去人少的秘境浮潛

有情有益恆春小鎮

更讓我覺得回味無窮的是,管家雖然口頭上表示提供早、午兩餐,但是晚餐總會下廚烹煮,在地的青菜經由她的簡單料理,使得一天的忙碌到最後有個調劑,透過晚餐時刻來閒話家常、收整心情,溫馨且自在。

這是一種生活的方式,我慶幸自己我在這個夏天深切的感受過,離開原本在公益團體的編輯出版工作,也因此,九月準備開始重回職場的我,突然有了一個月的時間暫別固定的生活圈,在這裡,我結交了許多朋友,有與自己小一輪的大學生,也有大自己40歲的月琴傳藝師;在這裡,我遠離了坐在辦公室吹冷氣敲打鍵盤,而是滿身汗整理房務把地板拖到自己都不好意思踩進去;在這裡,我與山海靠得好近,得以心平氣和,嘗試用自己擅長的文字將這些感受與發現記錄下來,於是,我發現恆春小鎮的文學想像,如此真實、真摯,引道我繼續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上逐夢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挑戰滿洲鄉的七孔瀑布去後壁湖賞鳥


哭泣湖小百科
從東源村的水上草原繼續北上,即可抵達東源湖,排灣族語中,也稱作「哭泣湖」。
不過,「哭泣湖」的哭泣二字,在排灣族語中其實有水流匯集之意。湖泊水源豐富,孕育了許多動物,包括鷿鵜、水蛙優游其間。

東源湖的景致在夏天時最是迷人,野薑花隨處可見,牡丹鄉公所更會連結在地社區進行導覽及路跑活動,吸引民眾遊玩賞花。

唱出恆春民謠的情深款款,傳藝師黃卻銀

「恆春民謠是咱的寶,只有我有別處無,山明水秀風景好,歡迎大家來遊玩。」
黃卻銀/作詞


恆春民謠傳藝師黃卻銀

來到恆春打工換宿,每回房務整理的工作告一段落,除了在騎車在山海之間享受陽光,最常到走逛的地方就是古城內的街角巷弄,其中,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民謠館,它的建築及陳設,以及裡面充滿人味的故事,都是一道道美麗的風景。

  
恆春民謠館每周三都有固定聚會,教唱民謠

午後,在民謠館邂逅

那是個星期三的下午,誤打誤撞的我找著便利商店購買報紙,出了店門口發現昏沉的天空烏雲密布,可能即將大雨,想說找個地方遮蔽的我於是走進了位於恆南路上的民謠館,當時,正好是傳藝師固定的演奏時間,我一邊瀏覽館內的插畫與詩詞,一邊聆聽恆春民謠的款款風情,享受得很。

當歌聲間歇,好奇的我便詢問起其中一位傳藝師,關於民謠館的種種,而這位黃卻銀老師,除了介紹了周六還有結合喝咖啡聽民謠的活動,更娓娓道來自己接觸恆春民謠、彈奏月琴的心路歷程。

周六來到民謠館還有咖啡搭配|現場也販售月琴

民謠,聽傳藝師彈唱

起初,黃卻銀不喜愛唱民謠,固定在車城福安宮舉辦的歌唱比賽,她也未曾報名過恆春民謠的相關組別,但,成績總是不理想,都在五名之外,然而,在1996年時,她因著自己的好奇心,嘗試報名民謠的平埔調,竟大獲好評拿到了亞軍。

隔年,文建會在恆春成立民謠月琴研習班,黃卻銀也報名參加,師承吳燦崑,從此與月琴結下不解之緣。之後,更以《五孔小調》成為民謠歌唱比賽的常勝軍,恆春半島如詩如畫的美麗風景,她都能逐一唱進民謠中,使人陶醉。

投入恆春民謠的黃卻銀,真實的身分是販售茶飲,她天天開著小貨車販售青草茶、綠豆湯等涼品,有趣的是,車上擴音器播放的不是吵雜的叫賣聲,而是一首首詞曲優美的恆春民謠,讓人驚豔的不只如此,這些動人民謠的文字皆是她的創作。

 
傳藝師活到老學到老,因為對生命保持熱忱

彈唱,是人生路縮影

她有時也會將貨車停靠路邊,抱起月琴就開始自彈自唱,常吸引旅遊當地的觀光客駐足聆賞。又因為喜歡閱讀,儘管只有國小畢業的學歷,但她的文學造詣水準不凡,初登板拿下亞軍名次的就是演唱〈天下父母心〉,是她自己填詞的平埔調,「天下父母最珍貴,操心勞苦為兒女,教子正當好行為,教女賢慧好人妻,父母疼子長流水。」她用歌詞寫下人生經歷的體悟,文字樸實卻充滿感情,令人讚賞。

難能可貴的是,當我詢問她今天來到民謠館是表演嗎?黃卻銀笑著回答說:「我算是中生代啦,今天是來跟陳英阿嬤來學習不同的唱腔,她80多歲了喔,很厲害對吧!」儘管她已經是社大的傳藝老師、國際民謠節的表演貴賓,但卻沒有停止對於自己在這門技藝上的要求,活到老、學到老。

黃卻銀的飲料車就停在民謠館旁邊

「恆春民謠唱出我的心情。」她說。小貨車上賣的是青草茶、苦茶與綠豆湯,味道有苦有甜,如同黃卻銀隨興唱出自己的心境,喜怒哀樂、人生縮影。



除了春吶,還有民謠音樂節
感受國境之南民謠的獨特魅力也有時節嚴選,恆春國際民謠音樂節約在每年的1011月舉辦,活動範圍包括恆春鎮及屏東市、東港、枋寮等地區,不只有台灣味,更邀請國外表演團隊共襄盛舉,以不同的民謠、樂器交互演出,復古且創新。


你若來恆春,就要到民謠館
館外的小廣場及建築體充滿古意,館內則利用在地植物的空間佈置,形塑民謠館舍的氛圍,雖然展覽陳設的空間不大,但簡單明瞭地介紹恆春民謠的典故,也足夠讓遊客或站或坐聆聽傳藝師演出。若是想要對於恆春的歷史文化與常民生活做一趟完整的巡禮,來到恆春民謠館就對了。

恆春民謠是從庶民之間開始流傳的音樂,是以聲音刻劃生活經驗、歷史背景及地方色彩的豐富文化。為了使恆春民謠這項無形的文化資產不致凋零失傳,屏東縣政府於2009年將恆春醫院旁的舊有宿舍闢為恆春民謠館。恆春民謠館展出《思想起》、《四季春》、《守牛調》、《平埔調》、《五孔小調》、《楓港小調》以及《牛母伴》七種曲調的樂譜。

位置所在:屏東縣恆春鎮恆南路168
連絡電話:08-8880293
開放時間:上午九點到下午五點,周一及國定假日公休。免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