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

椎間盤|當旅行多了計畫兩個字

距離上一回來到中國已經有三年,那次是純粹旅行,到了北京及內蒙,度過了比台灣更炎熱的夏天,逛了沙漠及草原,體驗了「觀光客」的遊牧風情;返回台灣的我才發現,除了照片,我忽略了更多的文字紀錄,為旅行保存下來當時的悸動。

再一次來到中國旅行,將近一個月的時間,我努力紀錄所知所感。


了解當地民俗再來行動

再來看這次的計畫「瘋慶典」,因為是經歷書面、面試及工作坊層層考驗,對於自己要旅行的環境得以有更深的涉獵,加上返台之後要繳交圖文報告與紀錄片,也讓我對於計劃及時程的安排更嚴謹,慶典是一期一會的難得,必須及早去訪村寨,與族人打好關係、獲得共識,就像苦扎扎節的殺牛祭祀,女生是不能夠參與的,但是經過確認與詢問,是「哈尼族的女生」不能,所以,我們就放手下去幫忙分堆牛肉的工作。

當然,有時候太常拿起相機,心頭也會興起「麻煩」及「驚嚇」到旁人的狀況,不過,仔細深思之後,若是我的出發點是良善、紀錄也是幫助自己回憶,對於自己介入村寨慶典的過程,就能坦然,以及樂在其中。

紀錄旅行時,建築與孩童是最讓我忘情的兩樣風景


與旅伴溝通並忠實紀錄

這趟旅行,也是我與怡婷在國外共同生活的最長時間,加上又有任務在身,難免會出現意見不合的情形,但,我們都清楚,這是為了讓彼此都能用自己的方式認識這個族群、這片土地與這個文化,有溝通才是正常的,而不是用領導或強加理念的態度執行;放大來看,這也是族群融合與了解的管道。

之前自己曾經執行過類似的專案,例如客委會築夢計畫「中國文人故居的踏查」,但是,當時的出發點比較是滿足內心的想望,從中思考自身創作的脈絡與發展,很多觀察都是從主觀出發,然而,這次「瘋慶典」,除了參與哈尼族的苦扎扎節,也希望能將此習俗的樣貌介紹給同樣有興趣的旅者,因此,我盡可能客觀地呈現族人詮釋這個慶典的方式,並且多方詢問關於慶典的起源及相關故事,以求忠實呈現。

我不嗜辣,但是來到異地一定要逛市場、品嘗各式口味。

對於之後會有講座分享,我也相信可以很充實地讓聽眾認識我們接觸到的哈尼族,特別是對於交通方式、梯田景觀,我們都按照最初企畫書的目標,有了詳實的記錄,於此,想要嘗試也到雲南紅河元陽體驗少數民族風情的朋友,不只是聽故事,也能參考我們的行程走過一遭,一起「瘋慶典」。

充滿變數再回首更深刻

寫下旅行的感觸的此時,我正搭乘從昆明往廣州的火車,按照原訂的時程,726日下午五點發車,車行28個小時會在27日晚間九點前抵達,接著再換高鐵到深圳,休息一天之後準備搭乘29日的飛機返台;然而,這班火車出發就延誤了六個小時,加上沿途受到前幾天大雨積水影響,走不到一半,又多誤點了兩個小時,就算之後的路途都順利,抵達廣州也是凌晨四點之後的事了,要搭最早的高鐵還必須等到六點,更別說去了深圳還要換地鐵……

哈尼人好客,烤豆腐好吃,這些都是永生難忘的珍貴回憶。

於此,旅行是充滿變數的,無論是交通、天氣或者被偷、拐、搶、騙,但,這時常也是事後意猶未盡、回憶不斷的原因,然而,加上「計畫」這兩個字,任務在身,就必須更要能夠調適自己的心情,並做好應變的備案,這些都是學習,也更深化「旅行」的價值,不只是走馬看花,而是深刻體驗當地的民俗風情,敬上一杯再一杯的酒,直到夜深天黑才依依不捨的道別。

椎間盤與甲狀腺攜手完成將近一個月的「瘋慶典」旅行計畫!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