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

中國|床舖上的中國

計畫的主要地點是雲南元陽,若是搭乘飛機,直飛昆明最快速且方便,但是,我們的旅行的出發點是深圳,這個因貿易而繁榮的城市。

元陽多依樹也有國際認證的青年旅社

緩慢地進入百姓人家

我喜歡緩慢的旅行方式,除了徒步,也希望盡可能捨棄航行的距離,對於中國這片廣大的土地來說,最平易的移動方式絕對是客運及火車,這絕對是認識不同文化之民族最親近的態度,透過一步步的交流,進入並盡可能體會他們的想法與生活脈絡。

同理,除非只剩星級旅館可以選擇,我更喜歡去入住家庭旅館,慢慢地走進百姓人家,感受那充滿人情味的相處,他們不只告訴你在地特色景點、小吃,相處久了,就像是一家人還能一起用餐,談談彼此的文化及生活差異與共同。很多人可能對於這樣的家庭旅館有安全上的顧慮,但就我自己的觀察與體驗,住宿登記嚴謹,就算是單身或女性獨自入住,我認為安全上其實無須擔憂

然而這篇,就是要分享在中國旅行的住宿心得二三事。

位於新街鎮的影友戀酒店是哈尼人所經營淡季一晚只要50元,安全無慮


行李多選擇交通方便

重新檢視曾經的每一趟旅行,住宿的花費幾乎占了支出的最大宗,這次的「瘋慶典」也不例外,不過,我們仍然找到許多管道及門路讓住宿費用不至於偏高,最高一天在深圳是196元,最低則是元陽新街鎮一天只需50元,而且都是標間,含衛浴以及無線上網等服務。

先說說深圳為何會住到196元價位這麼高,行程延誤,火車票買不到,所以只好多待一天,加上當時大雷雨,已經扛著太多行李的我們放棄殺價與繼續物色旅館,所以直接入住「鐵道大旅館」,而它就直接位於火車站的旁邊,所以對於隔日就要搭乘長途火車的我們(行李又是背負型的),它算是很好的選擇。

入住村寨的客棧停電是小事,燭火點燃另一種生活方式。


給當地人拉客有優惠

抵達雲南昆明因為是夜車,已經是凌晨四點,隔日早晨的火車才到建水,所以必須尋找一天半的住宿,然而,去每間旅店詢問都是180元一天起跳的價格,也就是這180元只能住到中午,然後又要加收隔天的費用,此時,反而要「故意」給路邊招客的帶去旅館詢問,對當地人來說,其實有內定較低的行情,路邊招客的主要是希望你拿他的名片,隔幾天去跟團旅遊(他的主要收入),但是他介紹客人到旅館之後也會有小費;所以,最後我們是被一位大嬸找到旅館幫我們問房,住一天半只要160元!

當然,大嬸的名片我們肯定收下了,現場也表示對去西雙版納及石林的熱情,只是,我們的目的地是元陽,不順路很抱歉呀!

我喜歡入住家庭旅館,感受人情味,他們不只告訴你特色景點、小吃,相處久了,還能談談彼此文化異同。


淡季看房殺價別客氣

抵達元陽新街鎮,第一步也是尋求住宿(趕快擺脫身上的大背包),經過之前搜尋資料,大約了解周邊的行情是標間一天60元,於是,當抵達客運站一下車時,就會遇到蜂湧來拉客的開車師傅或者旅館老闆,就可以先探聽價位,若是查詢的還低,就可以先被拉去看一下旅館環境,再做最後決定。

這個比價狀況很普遍發生,因為雖然已經在網站努力搜尋做功課,但很多中國鄉鎮的家庭旅館其實很難有機會被旅客在遊記中記載,更別說他們會有專屬自己的官網了,所以導致旅行住宿的資訊很難透明,我的建議是先大致了解行情,有遇到更低的去了解環境也沒有損失,若是覺得房間不滿意,利用討厭菸味這樣的理由很容易成功的(多數中國旅館的「特色」)。

建水古城的青旅搬新家,繞又繞,差點讓我們無家可住呀!


談折扣看時機單獨說

但是淡、旺季的價位有很大的落差,過年期間,也是梯田放水攝影愛好者最喜愛的時節,老闆坦承在景區內位於多依樹的另一家旅館淡季80元,旺季時漲到300元都還是很搶手。

從元陽來到建水,這座昔日稱為「臨安」的古城,住宿的第一個考量是在住在城內還是城外,城外的家庭旅館標準房大約40-50元就可以找到,而我們則是住在青年旅舍,牌價是78元一晚,但是如果你在櫃台殺價,人來人往,老闆很難給你優惠,這時,利用先去樓上看房的時間,與老闆能夠單獨時商議,會有更多折扣的可能;另外,加上我們又因為連住三晚,就以210元成交,在沒有青旅卡的狀況就省下了24元!

若是會有連住的可能,記得先將房價加總在殺價,也就是一晚60元,可以嘗試兩天付100元的行情要折扣,當然,貨比三家不吃虧,住宿也是,如果是淡季,真的可以省下這些費用,畢竟,中國吃食的消費不高,省下10元就等於一頓晚餐,也等同於孜然烤肉五串呢!

彝族的婦人負責打掃旅店,每天都穿著傳統服飾,美極了!


看評價善用網路訂房

在中國,當地很習慣使用的攜程網來查詢住宿資訊,不但大多數旅店都可以清楚看見外觀、房間與大廳的照片,甚至可以用交通或主要景點之位置來搜尋附近的旅店,功能方便,但是使用者付費,網站提供這些資訊,本身也是利用訂房過程收取手續費,所以對於旅店而言,其實中間的利潤消失了;所以,記取攜程網提供的價錢,現場去要這個價錢多半是沒有問題的,當然,旺季就另當別論了!

除了攜程網,我也很推薦「agoda」這個訂房系統,除了評價真實,它給的折扣與攜程網有過之而無不及,除此之外,能夠在agoda搜尋到的旅館絕對都有一定的水平,都是經過他們內部審核評比才能上架的,評價的信任度超過攜程網。

無論是現場看房,或者是網路訂房,都記得多花點時間了解,畢竟,找到好的旅店才能舒適休息、恢復疲勞,提供隔日出遊的活力,若是光看交通方便就決定住處,忽略了服務、噪音與氣味等問題,反而難以一夜好眠,無論省下來多少金錢我想都是浪費了。

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

元陽新街鎮|耐人尋味的火把節

記得剛來到元陽新街鎮,才放好行李與旅店老闆唐大哥及蔡姐詢問苦扎扎節,他們就先回應說,「過幾天就是火把節,在新街鎮廣場有活動,很有意思的。」雖然我們也很期待,不過最主要的哈尼族慶典還是優先選項,所以直到苦扎扎節的採訪記錄告一段落,圖文整理也有了初步進度,在旅店的我們才意會到「火把節好像就要到了!」終於,似乎可以好好放鬆一下。

火把節在新街鎮的廣場準備中。

火把節的往事教訓

只是,不斷地詢問元陽當地人,卻始終沒有得到火把節確切活動的開始時間與內容,簡直比採訪苦扎扎節還困難呀!不過,2005年元陽縣曾經因為舉辦火把節而造成悲劇,或許這也是直接造成相關活動不再大肆宣傳的原因。

據報導,當時火把節是在第一中學舉辦,由於現場湧入人數太多,現場坐位有限,無法入場的群眾只好站上一堵近2米高的牆上看演出,由於牆體不堪重負,瞬間50多米長的牆突然發生倒塌,釀成11人死亡,28人受傷的憾事。

 
火把節的晚上,旅館老闆免費招待我們大餐,還要我們吃完免洗碗,趕快去看煙火

地方上卻有聲音傳出,主要是因為賣票所致,往年元陽舉辦火把節也是成千上萬人潮的盛會,但從前是在廣場,那年主辦單位為了賺錢,就將地點移到學校的球場上,更拉起了隔離屏風,但卻只有4,000多個座位,加上門票價格較貴,很多人無法進場看演出,只好站到牆上,導致了事故的發生。

少數民族的共有傳統節日

記得曾經參與火把節的「餘燼」,在2009年的雲南麗江束河古鎮,入住客棧的第一天,就看到庭院有用過的火把,詢問之後才知道,原來我們錯過納西族的慶典,依照古規,從農曆二十四日前後擇日,要點三個晚上的火把在門前。特別的是,這個經歷也成為如今我們參加「創意遊中華」的初衷,就是希望在旅行之中加入少數民族的元素,而元素就是他們的慶典。

慶祝火把節買刮刮卡,甜蜜蜜5元那張中10元真幸運
火把節除了是納西族的盛事,同樣也是白族、彝族、普米族等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;雲南楚雄、四川涼山是最著名過火把節的城市,也就是政府已經打造出一個符合觀光期待的活動盛會,好讓遊客參與其中。元陽,也因為許多彝族生活於此,多年以來也固定有火把節的舉辦,雖然不如楚雄及涼山盛大,但觀光客來到此地還是多少能感受氣氛。

至於節日的起源,火把節有很多說法,最多人流傳的則是與「火」的自然崇拜有關,目的是期望用火來驅蟲除害、保護莊稼生長。火把節在涼山彝語中發音為「都則」,也就是有「祭火」的意思;到了節日,各族男女青年會點燃松木製作而成的火把,前往村寨田間活動,並且集會唱歌、跳舞,依照不同地區的習俗,還有賽馬、摔跤與鬥牛等競賽舉辦,十分熱鬧。


煙火綻放在雲深不知處

農曆二十五日晚間,也就是國曆721日,旅店老闆唐大哥有親戚來過節,也邀請我們下來一起用餐。從廚師轉業開旅店的他手藝依然精湛,一個鐘頭不到就是滿桌好菜,雞、牛、豬與魚一樣都不少,談到料理與食材,他更是滿口學問,「這個酸筍多吃點,一斤就要六元,台灣很多竹筍對吧,這裡的好貴呀!」唐大哥說。

晚餐結束,唐大哥不讓我們幫忙收拾,他說廣場的煙火九點就要開始了,觀光客不就為這個來的,趕快去看看才重要。我們恭敬不如從命,沿著人潮隨移往廣場移動,找個好位置欣賞煙火。

來到現場,萬頭鑽動,八點半一到,大家的頭就紛紛抬起,原來是煙火已經從黑暗中竄起(不是九點嗎?);然而,煙火是真的有放,但是雲霧飄上,只能聽到聲響及約略的火光,灰濛濛的一片頗為掃興,就這樣,火把節的揭幕煙火在莫名其妙的狀態中結束,為了要避免遲到或早退,現場我們也詢問明天活動的確切開始時間,但是一問三不知,連特警都是問號,回答說大約是九點吧!

包括壯族、彝族、瑤族與哈尼族等等元陽當地的少數民族全數出動載歌載舞


圓滿卻莫名落幕的火把節

隔日,我們提早在九點前抵達會場,很幸運,主持人才在介紹各級領導,看著舞台後方的大布幕寫著「2014新街鎮彝族火把節暨民族摔跤運動會」,終於得以安心,真的是有火把節的活動存在。

剛開始先有元陽當地的少數民族表演歌唱及舞蹈,包括壯族、彝族、瑤族與哈尼族,多達十多組,節目就已經將近兩個鐘頭了,終於等到我們期盼已久的摔跤大賽,卻是突然傾盆大雨,因雨延賽;就這樣我們只好摸摸鼻子回到旅店休息,看著窗外等雨停!

得獎者要自己負責扛獎品回家亞軍是冰箱也太難冠軍則是一隻牛呀

雨一停,我們正好決定下樓尋覓晚餐,蔡姐就跟我們說廣場在摔跤競賽,怎麼沒去看呢?我們才驚訝火把節這活動也太神奇了吧,總是開始與結束在不知不覺中,三步併作兩步的我們儘管已經用「打磨秋」般的速度抵達,卻只能見到冠軍賽的最後20秒,好不容易在人群中找到縫隙看到舞台上的選手打結在一起,然後,我又被擠開,接著我聽到一陣歡呼聲,噹噹,比賽結束,冠軍出爐,獲得市值人民幣4,000元的牛兒一頭,二到五名各有冰箱、電視等各式家電,由於獲獎選手都身強體壯,所以竟然直接就從舞台把獎品扛在背上、搬了回去(冰箱何其重?也太強了吧!),至於第一名的牛兒怎麼回家的,我們就沒有跟蹤了。


「今年的火把節就到這裡圓滿結束。」主持人說。我才驚覺,原來,火把節已經沒有火也沒有火把了,又或許,在元陽的火把節就像是哈尼族的苦扎扎節,這慶典還是原始地保存在村寨中,繼續安穩地流傳,給觀光客的只是一種形式與表面;這樣也好,我深深如此認為,至少還有摔角

冠軍接受訪問中,等等要牽著獎品牛兒一頭」,慢慢走回家

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

元陽|哈尼梯田生紅米

這次旅行,主要是為了探訪哈尼族的「苦扎扎節」,但來到元陽,也不可能錯過梯田美景,計劃執行之前,就積極做功課如何找到觀景之處,多依樹可以看日出、老虎嘴賞黃昏、新街鎮則是觀雲海…然而,來到這裡才豁然開朗,原來,梯田與我這麼靠近。

人為與自然的結晶

元陽梯田,是哈尼族開墾的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,因地制宜,以數十代人畢生心力,超過一千多年的累積,墾殖了成千上萬梯田,如今規模宏大,氣勢磅礴,成為舉世矚目的奇觀,2013年,哈尼梯田更成功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。



 
走在元陽的村寨之間,梯田與我這麼靠近。


不過,對我來說,儘管哈尼梯田與眾多文化遺產齊名,但它卻是與眾不同而彌足珍貴,自由女神、101大樓,這是令人讚嘆的人為建築奇觀,黃果樹瀑布、太魯閣峽谷,則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;哈尼梯田,則是融入兩者之間,把人類與自然和平相處的過程中實地記錄下來。

有人曾經說過,「再華麗的詞藻,用來形容元陽的那片土地,都顯得蒼白無力。」對我來說,雖然也是拍了照片,但真切的感覺也難以形容,特別是融合了這裡的氣溫、微風,以及雲霧,展現千變萬化的姿態,衝擊五感;於是,在這旅行的日子,沿著盤山公路走了十幾公里、四個鐘頭,無所折騰、無有煩悶。


梯田每階約150公分

哈尼族開墾的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,因地制宜,以數十代人畢生心力,超過一千多年的歷史。



梯田紅米也是一絕

不過,這次我的行程是在7月份,並非是元陽旅遊的旺季,因為梯田拍起來最能呈現光影效果的時節,是田中無稻穀的放水日子,大約是農曆春節前後,太陽會呈現逆光角度驅散晨霧,層層梯田便漸漸染上金光,如詩如畫,如夢如幻。我在元陽的新華書局買來的明信片就多以這樣的風景做主打,一份十張售價10元。

明信片上的水田要在一月才能看到,此刻七月是綠油油一片的稻田

此地多雨,導致山水四季長流,將溝水分渠引入田中加以灌溉,梯田長年飽水,保證了稻穀的發育生長。不過,雖然是稻米,但品種卻與台灣一般食用的不同,元陽梯田種植的是紅米,加上耕種面積和產量不大,紅米也成為哈尼族人另一個重大慶典「長街宴」會特別拿出招待遊客的珍品。據說,因為紅米生長是在北回歸線上,太空的中子照射強烈,泉水泡田,造成紅米的礦物質豐富,富含抗癌的紅色素!


不過,無論紅米有沒有這麼傳奇的功效,但是它製造出來的米製品真的好吃,無論是米粄條、米線,都是趕集時市場的熱銷產品。

在多依樹的客棧,小哥下廚料理請我們吃晚餐。

在新街鎮的趕集時看到紅米做成的粄條。

紅米產量少,除了一些加工米製品只有哈尼人家才品嘗得到這美味。

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

元陽|徒步景區42公里

上一次徒步超過10公里是在台灣,參加了21公里的半程馬拉松路跑,因為活動前幾天還發燒,抱病參賽的結果就是經過折返點之後就是用走的,大約耗費了三個半鐘頭才完賽,畢竟因為是比賽,所以要持續維持快步的狀態,以免被大會工作人員以「拖累」活動時程之名強制退賽!快步疾行,也導致大腿與腳掌痛得要命,當日歷程回憶起來仍是一場惡夢(好在完賽獎牌讓我很滿意)。

不過,我是很喜歡走路的,喜歡透過緩步的速度來欣賞風景與觀察人物,2009年在雲南瀘沽湖,就曾經徒步繞湖走了超過20公里,早晨從落水出發,抵達四川左所鎮時已經是黃昏;沿湖而走的時光,走走拍拍,也與當地摩梭族攀談,甚至走累了就直接在湖邊倒頭大睡,非常愜意。

由此看來,走路是舒服的,端看初衷與當時心情。

透過緩步的速度來欣賞風景與觀察人物,我覺得最有意思。

老虎嘴,因山勢得名

這次的雲南元陽之行,在鎮上住了幾天,也轉移陣地到村寨裡的客棧過夜,這四天的時光,因為客棧的位置占地利之便,醒來就可以直接看日出,然後騎著自行車到或遠或近的觀景台發呆,餓了,客棧的小哥還幫忙煮起了麵條、幾道青菜,簡簡單單的日子,十分滿足。

十分滿足的我,就跟怡婷說,再來徒步走景區吧!

對她來說,徒步也非難事,幾次半程馬拉松競賽,我還沒有贏過她一回,瀘沽湖的那次步行,我們還是負重背著包包完成的,這次行李簡單多了,幾包乾糧與一大瓶涼茶,與小哥揮揮手再次確認路線,我們就從居住地多依樹上路去。

元陽梯田景區是環狀路線,主要由大漁塘、垻達、多依樹及老虎嘴(順時鐘)構成,全程約47公里。我們就在上午九點從多依樹出發,順時鐘朝老虎嘴出發。老虎嘴地處幾座高山的山坳中間,所以聞名的是日落景緻,也因為鄰近兩座大山突出形狀神似張嘴怒吼的老虎,故命名之。這段路總共15公里,梯田在這裡別於多依樹的景觀,由於老虎嘴一帶屬於攀枝花鄉,當地稻米一年可以二作,所以在這裡可以瞧見稻穀成熟,或者已經收割的深黃色樣貌。

若是要入景區的觀景台,票價是100元

蘑菇房,傳統哈尼族住所

抵達老虎嘴,大約已經中午,再往前行到大漁塘,約略也是15公里,這段路程是風景稍微遜色的地方,不見太多農作,雖然山勢陡峭仍有看點,但是大多數遊人至此都是為了層層梯田,所以包車師傅通常都不會在這一段停留。

但也因為這段路程並非觀光要地,很多村寨都保留著較為原始的模樣,哈尼族由土塊及稻草搭建而成最傳統的住所蘑菇房,在這段路程上很容易發現。

由土塊及稻草搭建的蘑菇房是哈尼族最傳統的住所


垻達,3D視覺效果

大漁塘續往前行,8公里就可以到達垻達景區,這裡的梯田面積寬廣,依山而上,據元陽觀光單位統計,共有3,700多級的梯田連綿不斷,延伸到海拔2,000多公尺的高山,也是景區內立體感最強的觀賞之處。

也因為是採取步行的方式,我們並未被景區的看守人員要求買票,若是汽車自駕的外地遊客,都會收取通票100元;儘管我們步行沒有買票,無法進入旅遊單位打造的木造觀景台,但是其實很多小路都可以通往到當地人知曉的私房景點,甚至很容易就可以看到麵包車(8人座客貨兩用車)停在路邊,就知道開車師傅幫遊客逃票,帶他們走小路看大景啦!

層層梯田在視覺上很有立體感


多依樹,遊客過夜首選

垻達景區再回到多依樹只剩9公里,因為天色已暗,雖然身上有帶手電筒,但是這裡入夜之後,村寨中間可是完全沒有燈光照明,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,擔心客棧的小哥著急,我們路途中搭了便車,少走了約5公里。至於多依樹景區,則是最多遊客會到訪及過夜之處,除了它是賞日出最好的地點,這個景區的建設比較全面,有水泥鋪設的廣場與民俗項目說明牌,村寨中也較少牲畜隨意走動,清潔及舒適度讓人較為能夠接受。

因為徒步,所以深入意外造訪許多正在過節的村寨

由於中途搭車,最後約略走了42公里,也就是步行全程馬拉松一場,又相當於從台北火車站走到九份老街,總計花了10多個鐘頭,嗯,或許下次到九份玩得太晚想下山沒車可以嘗試看看。


徒步,嘗試緩慢的入境

徒步42公里回到客棧,我自以為健步如飛地問了小哥,曾經有人一日步行完環狀景區嗎?「外國人都有的。」他回答說。好吧,我承認自己不再是年輕小夥子了,頭銜已是雲淡風輕…

不過,讓我很意外的是,原以為很多遊客都會採取步行方式來鄉賞梯田,畢竟路途上風光明媚,道路也鋪設磚塊、修整平坦,甚至雜貨小店補給也不缺少,如果只是選擇其中兩個景區之間漫步,其實只要3小時就完成;但是,今日的我們沿途上不見同樣步行的旅伴,實在可惜。


或許,對於中國這片土地的旅行方式,除了景區門票收費,我想還可以有更多可能性可以提出。

2014年7月8日 星期二

廣州到昆明|保持坐姿28小時

上一次我搭乘中國火車的長途硬座是在2009年,當時都還未滿30歲,活力十足,搖晃與吵鬧都還能夠入眠,這一次,從廣州到昆明的28小時火車,因為買不到臥舖,所以「又是硬座」;嗯,想到這28小時的煎熬大概會讓人老了8歲!

 
從廣州搭火車到昆明平均需要28小時,一天一夜的煎熬,卻也充滿興味。


購票大有學問

買不到臥舖,一個原因是夏天是旅遊旺季,我們要去的雲南昆明更是大熱門,一票難求,除非十天之前就先買好票,另一個原因是難以提前買票的關鍵,現在的中國因為怕黃牛票橫行,所以採購票實名制,也就是你需要拿著自己的證件(我們就是用台胞證)去劃位,或者網路購票之後,現場帶著證件去領取。

當然,也是可以從網路進行交易,但是缺點就是不接受信用卡的系統,而是你必須在中國幾家大銀行有戶頭直接扣款,嗯,這繁瑣的過程又會讓人老了5歲!

乘客多,候車的人更多,行李又比人還多。


乘車很有挑戰

在幾經折騰之後,我所幸仍然可以保持未滿50歲的狀態上車;聽到可以檢票的廣播聲,拿著硬座車票的我看著人龍湧現,心想,「都有座位,大家在著急什麼?」原來,許多無座的乘客必須趕快搶位置擺放行李,不然這路途要站著且背著大包小包也太辛苦了。

2007年是我第一次搭乘中國火車,記得當時還有農民會攜帶生禽上車,整個車廂有雞鳴鴨叫還不可怕,牠們的排泄物才讓人驚悚!如今,中國的乘客整體素質已經有提升,雖然抽菸的行為仍存,但都會走到兩節車廂中間去吞雲吐霧,不會直接在座位上讓你吸二手菸。

至於長途火車的路途都是十幾個鐘頭起跳,不免在車上要吃吃喝喝,於是,有固定販賣名產便當泡麵飲料零食及水果的推車往來,關於水果,強調的是「不爭鮮」,起初是十元一盒,入夜後半價出售,隔日清晨則是降到三塊,熟客深知這門學位,總是忍到最後才出手,撿便宜。

火車上賣的水果,強調的是「不爭鮮」,越晚越便宜呀!


旅程很有感動

28小時的火車,就從79日的深夜將近12點,一直到711日的清晨4點才下車;雖然勞累,但也是一種體會及交流,當列車服務員第一次看到台胞證時,問起了我們的去處,然後說起元陽他也曾經去過,很不錯,還遞上了一張小卡,告知有緊急需求可以撥打專線;一旁無座的大男孩瞧見了我看著繁體字的小說,問著文字從上到下、行列從右到左很奇怪,他很不習慣,知道我們從台灣來雲南旅行,他說他也想出國看看……


這是旅行,但也是一種生活,有了這些接觸,也讓人覺得溫暖及感動,突然衰老的十多歲,我想睡到自然醒就可以恢復到三十出頭的「青春容貌」吧!

硬座車廂中,有座位的乘客,睡得東倒西歪,沒有座位的乘客,只好發呆。

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

台灣|創意遊中華「瘋慶典」企劃提案



2009年,我們旅行到麗江,入住客棧,接待的是納西族的女孩。她說:「從台灣過來,沒有穿傳統服飾太可惜了,這是我們慶典會穿的喔!」

於是,我們準備護照讓她登記時,她已經跑在返家的路上,打算讓我們感受當地民俗風情。

她替怡婷穿上納西族的傳統服裝,拍照前她說:「側著站,這樣比較顯瘦!」

我們聽了笑著,而這過程,也成為那年旅行最鮮活的記憶。

2012年,我們旅行到希拉穆仁,住在A貨蒙古包,導遊是位漢化的蒙古人。

他說:「內蒙越來越沒有草原的感覺,還是慶典才有意思。」

然而,錯過「那達慕」的我們,只能欣賞生意人為遊客營造的歌舞秀。

少數民族的慶典活動,究竟是如何光景?奔放、真摯、歡樂、激昂,或更多可能?抑或慶典的背後有更多耐人尋味的故事?

自此,我們想望、魂牽夢縈。

創意目的

.慶典是民族珍寶
近年來,參與原住民的部落祭典在台灣盛行,因為,每個不同的祭典儀式,背後都有動人的故事情節,透過傳承過程,不只見識了各個民族的珍貴文化資產,也是民族之間交流與理解的管道之一。

中國也不例外,少數民族的節慶,經歷了在地自然環境的生活條件,萌發出多變的長相,有些是民間傳說,也有些是與宗教分不開的,當然也有些是為了促進經濟貿易,新發展出來的慶典活動。

.深化旅行的內涵
中國55個少數民族,一年寒暑,每天都有若干個村寨歡慶節日。透過這些與季節更迭、民族傳說、宗教信仰、男婚女嫁相關的慶典活動,也能夠認識各民族特殊的社會結構、文化色彩,深化旅行的內涵。

旅行台灣如此,中國同理可證,實際深度體驗中國的少數民族哈尼族之苦札札節,記錄下動人的篇章,不就是認識中國最好的方式!

.觀察文化之傳承
對於少數民族文化的保存主要有三個難點,一是經費不足,二是認識不夠,三是缺乏專業人員。

這次的計畫期待能讓更多人明白其中的文化內涵,所以我們必須深入體驗當地慶典,讓少數民族的傳統廣為人知,得到重視。

路線與行程規劃

|啟程|
台北→深圳→雲南昆明→雲南紅河州,日期:7/7-10
行程說明:
‧行前準備,包括食物、參考資料。
‧聯繫踏查行程之路線及行程、提前購買跨省之火車票。

|慶典|
雲南紅河州,日期:7/11-7/27
行程說明:
哈尼族|苦扎扎節|720-22日(農曆624日開始,為期約3-5天)

慶典說明:
也叫六月年,每年舉行,是紅河哈尼族盛大的傳統節日,猶如漢族過春節熱鬧。屆時,哈尼山寨到處興高采烈。人們穿上繽紛的節日盛裝,成群結隊到磨秋場,歡度節日。含義是迎接「俄咀」(仙人)到哈尼人間巡訪,驅害降魔,祈求保佑山寨平安、人畜興旺、五穀豐登。

按照哈尼人的規矩,磨秋桿必須是黑夜砍好後,小夥子在黎明前扛回來。他們一路唱著山歌,把用堅硬結實的木頭做成的秋桿抬到寨邊的秋場,將一根木頭栽進土裏,頂端削細當軸心,然後再把長長的橫桿從中間鑿凹,架在上面。兩邊橫桿長短要一樣,還要削得滑溜溜的,以免劃傷手。

下午,穿著絢麗服裝的哈尼人齊聚磨秋場,按照哈尼人尊老敬長的傳統習慣,先由幾個德高望重的老者「開秋」,他們象徵性甩了幾圈以後,一對對的小夥子、姑娘輪流上去轉。打磨秋是一項哈尼人充滿情趣的體育活動,它要求磨秋兩邊的人數要對等,騎坐的人用腳蹬地面,時而飛速旋轉,時而升降起伏,反復轉動,悠悠蕩蕩。當甩秋的速度越來越快,圍觀人群不時發出呼喊聲,加油助興,氣氛熱烈。藝高膽大,身手不凡的小夥子,往往成了姑娘愛慕的對象。

夕陽西下,磨秋場上響起了一排清脆的槍聲,通知人們前來唱歌跳舞,那些躲到樹林裏談情說愛的青年男女成雙成對的聚攏來了,老人和孩子也聚攏來了。老人們圍坐在場上喝酒取樂,孩子們追逐戲耍,青年人則圍成圈子,跳起了舞。鑼鼓聲、琴弦聲、歡呼聲交織在一起,在群山間回蕩,一個不眠的狂歡之夜開始了。

執行方式:
雲南豐富的民族文化,吸引著世界各地學者和遊客的目光,文化的多樣性也使得旅遊業蓬勃發展。以傳統服飾及其圖案來說,也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,哈尼族婦女在上衣的托肩、大襟、袖口及褲腳邊沿處鑲以彩色花邊為榮。這些圖案具有濃濃的鄉土特色和生活氣息,蘊含著文化積澱成的社會心理和審美意識。但近年來,穿民族服裝的人越來越少,凝結著豐富文化內涵的民族圖案正在消失……

無論是服飾的變異,吃食的變革或者慶典的活動內容發展,潛移默化,最終都會影響到整個民族文化的傳承,透過採訪、紀錄與參與,我們希望可以更加認識與推廣少數民族的慶典。

‧田野調查
在「苦札札節」慶典開始10天前抵達,認識環境、融入社區,尋找適合人物(需要略懂中文及國語)訪談,了解慶典現狀,以及商業活動隊在傳統節慶的影響;盡可能物色老、中、青三代受訪,豐富訪問觀點。
‧梯田景觀
哈尼族世代居住的紅河一帶,最著名的梯田稻作美景,也是他們的生命、智慧和精神的結晶。十數萬畝的梯田,卻沒有一座水庫,稻作用水,完全得自於充分的降雨。
‧紀錄慶典
影像紀錄慶典中的儀式、吃食、服裝與歌唱等相關文化內容,並且實際體驗,例如,實際穿戴哈尼族傳統服飾,感受重量與實用性。
‧參與回饋
尋找中國各省慕名前來紅河州的觀光客,訪談了解旅客為何而來,對於「苦札札節」的想像與參與後的感觸。

|返程|
雲南紅河州→深圳→台灣,日期:7/28-7/30